寧德城建:推進統籌治理 守護碧海銀灘

日期:2023-07-20

寧德,山海相依,城灣相融,海域面積達4.46萬平方公里 ,海岸線長1046公里。近年來,寧德市城建集團以“四個一” 為抓手,助力打造全國海漂垃圾治理示范區,保護寧德海洋生態,守護好這片蔚藍海域。

建立一個專班

高效推進攻堅任務

成立海漂垃圾陸海統籌治理工作專班,深入寧德各沿海村莊詳細掌握面積、常住人口、轉運路線等第一手資料,系統編制作業總圖及各縣(市、區)詳圖,形成“一鄉一策”方案,歷時短短40余天就全面接收沿海29個鄉鎮552個村莊陸域保潔業務,較好實現了“推得快、交得穩、接得住”目標。2023年起,集團黨委每半月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堵點、難點,全力保障“藍?!睒I務發展。


寧德城投藍海機械化自動打撈船開展現場作業  (鄭雨桐 攝)


2

緊盯一個重點

全面提升治理成效

聚焦清理和轉運環節,實行“重點區域5天一輪巡、全市岸線每周一覆蓋、全員作業每月不少于24個工作日”的海上巡回作業機制,發揮陸域環衛車輛機動靈活優勢,進一步優化垃圾轉運路線,采取“海上打撈——焚燒廠處置”直線運輸,垃圾滯留時間大幅縮減,實現了日產日清,陸上垃圾入海幾率明顯下降,海漂垃圾從打撈上岸到焚燒廠處置周期由原來的5天以上縮減至2天以內,轉運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配備了3艘機械化自動打撈船(正在定制2艘)、52艘人工作業船、268輛陸域大中型環衛車,工人總數達1149人,并新增1.5萬個垃圾桶,加密沿海鄉鎮(村)陸上垃圾桶投放數量,陸域保潔作業頻次由1天1次增加至1天兩次。


3

實施一項改革

探索構建考核機制

工作量難以統計量化,是陸海統籌環衛保潔工作的難點。為激發一線作業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以寧德市蕉城區三都鎮片區作為試點,實施“劃片包干”模式,由現有作業隊伍和三都當地具有作業能力的隊伍參與競爭,根據岸線線型、海域面積、常住人口等因素,將作業范圍劃為四類區域,包干至相應的隊伍,明確目標工作量,對隊伍作業質量每月開展一次內部考核評分,并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督查情況相結合兌現獎懲,未完成任務則扣除相應的工作費用,超額完成任務給予一定獎勵,既解決了垃圾治理問題,又實現了項目公司與一線工人雙贏。


通過開展海上環衛保潔,寧德三都澳海域航道暢通 (李民雄 攝)


4

強化一個支撐

持續深化智慧監管

構建“海-陸-空”立體智慧監管網絡,提升監管效能,實現海漂垃圾從“治理”到“智理”的轉變。天上巡。購買無人機巡航服務,每月出動無人機不定期對全市沿海17個重點岸段“陸域+海域”作業情況進行遙感監測,根據反饋情況兌現獎懲,并深入分析研判數據,督促問題整改。云上盯。在海漂垃圾易堆積點設置18個“云探頭”,通過平臺可實現對海漂垃圾實時視頻監控。岸上管。啟動海漂垃圾智慧平臺建設籌備工作,屆時可借助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垃圾圖斑精準識別、作業船只高效調度、隊伍精細化管理等功能,用大數據賦能垃圾陸海統籌治理。

 2020年以來至今,城建集團海漂垃圾陸海統籌治理工作取得較明顯成效,寧德市海漂垃圾分布密度值從2020年末1705.09㎡/km降至目前421㎡/km,遠低于省生態環境廳考核紅線,“水清灘凈、岸綠灣美、漁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逐步呈現,治理經驗做法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塑料垃圾全國塑料污染治理典型案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德市城建集團將繼續常態化推進統籌治理,守護寧德的碧海銀灘。


国产推油久久99久久99